新闻中心News
公司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两湖公园:城市公园运营管理创新实践学术报告分享

发布时间:2024.07.01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860
字体:      【打印】

     月29 日,由合肥市风景园林学会举办的“城市公园运营管理创新实践”学术报告会在骆岗公园建国璞隐酒店举行,会议邀请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林业局)局长曹光树,南京玄武湖公园园长秦小斌、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坤等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现将报告主要内容进行分享,以期共勉。

     主题一:苏州公园场景赋能、激发城市活力

 城市公园承载了更加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游览时间也正由白天向夜间延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公园夜游场景,夜游项目作为增强公园人气流量的一种新兴模式,成为激发城市活力的“金钥匙”。曹光树局长分别从古典园林场景、风景名胜场景、城市街巷场景、城市客厅场景四个方面讲述苏州园林景区夜游品牌活动打造,“拙政问雅”、“网师戏语”、等生动案例则是苏州园林深耕夜间旅游品牌、创新旅游产品的缩影,改变了传统静态观赏的单一方式,通过光影、互动装置等现代技术的助力,推出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沉浸式夜游项目;风景名胜场景则是深挖历史文化,引入夜间民俗活动,恢复苏州古时夜间节日盛况,实现民俗记忆与地域文脉的活态传承,以“枫桥夜泊”、“盘门夜秀”为经典案例;城市街巷场景以延时古街经营、寻访苏式慢生活为特色;城市客厅场景,丰富业态、完善配套,以夜游苏景、夜品苏味、夜购苏礼、夜宿苏城、夜赏苏艺、夜读苏卷、夜展苏览等维度再造文旅场景,以金鸡湖的夜为例。

主题二:南京玄武湖公园智慧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秦小斌园长围绕玄武湖公园基本情况、为何要智慧化、如何推进智慧化、智慧化取得的成效几方面展开,由于新媒体平台、消费支付方式、智慧化服务及管理等需求因素,公园智慧化建设势在必行,通过政府城建支持、社会资本合作、资源互换、自筹等方式取得资金,建设游客预约系统、游船智慧化系统、智慧大数据管理平台等,实现管理提质提效,经济稳增长。

主题三:成都城园融合与公园场景营造

陈明坤院长对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五年实践探索进行概述,从公园城市本质特征、形态特征、价值特征、路径特征出发,围绕城绿协同、城园融合理念,阐述了成都通过全域公园体系、公园场景体系、“百个公园”示范营建、街道与街区一体化、老公园新活力、“金角银边”营建,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探索“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未来公园城市特征,并通过天府艺术公园、新金牛公园、东安湖体育公园等典型实践案例,阐释公园城市城园融合与场景营建的新路径、新实践。着重阐述了公园城市的核心价值,是顺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全面彰显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与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实现“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初心。

主题四:合肥逍遥津公园改造与运营创新实践

逍遥津公园提升改造,体现“四变”:一是“变大”,拆除了园内游乐项目和封闭绿地,将场地恢复成广场或开放绿地,市民游客感觉公园“变大”了;二是“变亮”,完善亮化系统,原功能性照明更换为节能路灯,便于市民夜游;三是“变聪明”,原公园监控仅靠公安天网系统,现建设智慧化景区管理系统,实现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智能运营;四是“变和谐”,园内的48个社团分区、分时段活动,互不干扰、争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报告会的学习为南艳湖、翡翠湖公园探索运营管理提供了借鉴意义,拆围透绿塑造了两湖公园“城园融合、绿意渗透”的开放风貌,下一步可充分发挥公园生态资源优势,以功能分区,分区分期整体打造方式,完善功能配套,丰富新业态,添彩塑景场景营造,增强公园新活力,擦亮公园生态底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绿化环卫管理中心 谭学平 供稿)


上一篇:公用公司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党员大会

下一篇:梁建文调研文明创建工作

©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用事业发展公司版权所有技术支持:明大网络皖ICP备17003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