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公司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智慧井盖现身经开区汛期预警以水治水

发布时间:2019.05.24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2654
字体:      【打印】

“只要一下大雨,就变成‘城市观海’。”——这是汛期到来时不少城市的真实写照。城市排水管网深埋地下蜿蜒曲折,常常无法承载不期而至的暴雨考验。积水、内涝已经成为一些城市挥之不去的“心病”近日,合肥市经开区一批智慧井盖和先进防汛设备开始先后“上岗”帮助快速发现和解决井盖的突发性“缺勤”汛期管道吐水”、城市雨水倒灌等疑难杂症

智慧井盖快速发现,代替人力巡检

在经开区蓬莱路上,一块巴掌大的仪器被安装在井盖上,这块设备是基于低功耗物联网技术开发的智能传感设备,通过轨迹分析算法、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地理位置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实现井盖的信息查看、状态监控、水位报警等功能。市政养护人员则不需要再逐个巡查井盖情况,只需要通过管理后台即可查看井盖的实时状态。

附着在井盖背面的感应器、正对着地下管网,通过底部灵敏的传感器,对井盖状态和管网水位进行监控。当管网水位超出预设警戒线之后,传感设备立即发出报警信息,智能终端及时上传到后台,应急人员即可接收到报警信息和故障井盖位置,减少了人力巡检的成本和防汛抗洪的时间。此外当井盖发生倾斜移位、异常开启时,传感设备也会自动报警。由于使用了先进的轨迹分析算法,大型车辆碾压导致井盖震动也不会误发报警,整体的误报率低于千分之二。

“传统的汛期警报信息主要来源于我们市政人员排查和市民提供信息,现在则通过智慧井盖的管理平台进行了解,汛期应急工作也实现了监控前移,防汛工作可以提前做准备。”


先进设备及时处置险情,汛期实现以水治水

“从井盖异常情况发生,到管理人员获知报警信息,整个过程一般几十秒内便可完成,而市政养护人员将会带着便捷式防汛筒和速装式防汛椅开展防汛应急工作。”

便捷式防汛筒是一个可以展开收缩的筒状装置,这种橙色、布质圆筒有一米多高,上口小下口大,只需两个人,几分钟就能把它便捷地罩在井盖上。当防汛筒紧贴地面放置后,井盖冒出的雨污水只能在筒里“打转转”,很少有雨污水可以“偷偷溜走”,当筒内积水多到一定程度,又会被水压压回井内,实现以水治水的效果速装式防汛椅样貌平平无奇,表面上是椅背的形状,一块0.5m高的防汛椅却相当于传统的5-10带沙包的阻水能力,可以利用卡槽拼接成一道阻水墙根据外部环境的结构,速装式防汛椅可以组合成任意弧度,灵活机动,适用于低洼处、下穿桥和地下车库等易低洼积水点。

“这些设备不仅重量轻,运输方便,而且可以反复使用是城市防汛应急利器。省去了传统的沙袋填充和垒沙包的繁重劳动。实现用最少的人,最快的速度控制汛情

目前,经开区已摸排了包括下穿桥在内的50余处易涝点和积水点,试点安装了10套智能井盖实现初期预警,并计划今后在全区进行推广。汛期或突发状况产生时,智慧井盖与便捷防汛筒速装式防汛椅配合使用由智慧井盖的传感器发出信号,通过平台反馈给防汛值班人员,人员将带着防汛筒及防汛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险情

 

(排水管理中心  供稿)


上一篇:财务部开出合肥首张物业电子发票

下一篇:刘勇调研“党建+社居+物业+”工作

© 201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用事业发展公司版权所有技术支持:明大网络皖ICP备17003535号